中国仿制药可以向印度学习什么?

 

转载:【文化感官】[视界]


魏则西生前提到,自己吃的一种抗癌药在香港买要四万元,在印度买仿制药只要五千元,药效相同,却入不了关。印度仿制药怎么这么便宜?


<
药价不及原药一半>


研发原研药往往需要十几年,新药研发出来后,成本转嫁到药价上。原研药的专利保护期一般是20年,专利保护到期后,药企便可以进行仿制。在专利保护期间,原研药价格昂贵,仿制药均价只有原研药的20%40%,个别药品差异更大。


仿制药只要证明自己仿制的药品在剂量、安全性和效力、质量、作用以及适应症等因素上与原研药一致,即可销售,其好坏一般通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一致性评价来判断,即生物等效性试验


<
印度特许仿制新药>


印度是仿制药大国,世界药房。印度生产了全球20%的仿制药,药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,疫苗和生物制药产品出口到150个国家。美国市场上40%的仿制药品来自印度。


一方面,印度独特的专利强制许可使其能够仿制大量新药。当发生公众对于该专利发明的合理需求未得到满足,或者公众不能以合理的可支付价格获取该专利发明等情况时,印度药厂在本土可以强行仿制尚在专利保护期的新药,并且可以出口到无相关生产能力的地区和国家。


另一方面,印度仿制药的质量过硬,几乎与原研药相当。印度最好的药厂的生产管理规范直接遵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的认证。印度境内有119家药厂有FDA认证,80多家药厂有英国药品管理局认证。


<
中国仿药疗效堪忧>


中国仿制药的口碑不容乐观。据报道,国内一些知名医院的重症和其他特殊部门的用药,一般建议选择进口药。一般常用药(如抗生素)中,国产仿制药过敏反应多,且药效不确切,改成对标的原研药再试,就没问题。


早先,监管机构为了推动仿制药发展,放宽了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。仿制药的一致性不需直接对标原研药,也可以是已上市的仿制药。于是,仿制药越仿越不像,疗效欠佳。


中国药品生产厂商的工艺、流程、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也不如人意。监管机构早在1990年代就开始推动药品生产的规范操作,开展药品GMP认证,但GMP标准与美国FDA认证相差甚远,执行力度也不强。


因此,中国仿制药的疗效要想与原研药一致,就必须向印度药企学习,提高一致性评价标准,控制生产质量。(南方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