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夏天这17种疾病最爱缠上你的宝宝

 

    夏季天气炎热,宝宝外出玩耍容易中暑,回来吹空调又容易着凉,一不小心还可能患上寒性腹痛、腹泻……宝宝很娇弱,妈妈们要万万小心了~~

 

腹泻

夏天一来,宝宝的的消化系统会随着气温的升高,而发生消化酶分泌减少、胃肠动力降低的现象,由此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的疾病——腹泻。尤其是感染性腹泻的痢疾,6-9月份时,它的发病占全年痢疾发病的70%左右。

预防要点:

夏季食物应以清淡为主,如果是婴幼儿,鼓励母乳喂养,尤其是出生后的第一个夏季最重要,应避免夏季断奶。人工喂养时,应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。

 

中暑

暑天色温高,空气湿度大,给人体的体温散失造成了难题。小孩子新陈代谢旺盛,机体产热量高,易散热不及而中暑,因此,他们要比成人爱出汗,而且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,尤其是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更弱,夏季防暑保健十分重要。

 

紧急处理:

1、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,如走廊、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。

2、让宝宝仰卧,维持呼吸道的通畅,解开衣扣,脱去或松开衣服,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。

3、在宝宝意识清醒后少量多次饮淡盐水,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。

 

感冒

夏天一来,人体的水分消耗就大,而小孩子得身体热度大,特别怕热,不开空调根本就无法睡好觉,会哭闹,但是开空调进进出出的又很容易导致伤风感冒,头痛完~

 

护理要点:

1、服用中成药,多喝温开水,少穿衣服,以促进散热,出汗后要及时抹干,以免又着凉。

2、一旦孩子出现体温超过39、哭闹不安或自诉耳朵疼痛、持续咳嗽、流鼻涕等,麻麻们就要带小孩去医院啦!

 

痱毒

宝宝生痱子是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。痱子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,多发生在颈、胸背、肘窝、腘窝等部位,小孩可发生在头部、前额等处。初起时皮肤发红,然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,密集成片,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。

 

预防方法:

1、保持房间通风或把孩子抱到室外阴凉、通风处

2、保持皮肤表面的清洁、干燥。一天给孩子洗一两次澡,出汗了要及时给他擦干。

3、多喝水勤洗衣被、枕巾、枕套等孩子贴身衣物以防感染。

 

晒伤

多晒太阳对宝宝的健康非常重要,但宝宝的皮肤是很娇嫩的,有时候稍不注意,就很容易被晒伤,所以,如果各位妈妈和准妈妈们不懂的话,这个夏天要开始注意咯!

 

预防方法:

1、夏天一定要让宝宝在树荫下晒太阳。因为树荫下有折射光,强度虽然比太阳直射中的紫外线低了一点,但可以避免阳光直射伤害孩子,又足够达到为宝宝补钙的需要。

2、最好早上或晚上带宝宝去晒太阳,时间不宜过长,另外最好给宝宝涂上婴儿专用防晒霜。

 

红眼病

夏天天气炎热,每年的69月是儿童红眼病的高发时期。原因有很多,气候炎热造成的细菌繁殖,夏天去游泳馆去游泳之类的。当然,只要爸爸妈妈们做好防护措施,或者有症状的时候及时治疗,儿童红眼病也没有什么可怕的。

 

药物治疗:

急性者以0.5%氯霉素、0.5%新霉素、1520%磺胺醋酰钠、0.1%利福平等眼药水,每1530分钟点眼一次,减轻后改为每日68次;每日滴0.5可的松眼药水34次;过敏性者可用0.5%可的松、0.5%链霉素或氯霉素眼药水点眼,并服抗过敏药。

 

手足口病

所谓的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,以口腔、手足部位疱疹为特点的一种传染病。而随着夏季湿热模式的开启,全国多个省份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,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成为主要患病人群,因此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特别注意防范。

 

预防方法:

1、记住15字诀,勤洗手、吃熟食、喝开水、常通风、晒太阳。

2、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,减少被感染机会。

3、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(主要是手心、脚心)和口腔有没有异常,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。

 

疱疹性咽峡炎

疱疹性咽峡炎是传染性极高的病毒性疾病,夏季多发,上个月广州就已发生多起小孩染病的病例!一般表现为咽部红肿、疼痛,咽颊部及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,然后小孩因为疼痛而不想吃东西。

 

患病护理:

1、患病期间,孩子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,要让宝宝多喝水,别穿盖得太厚,用洗温水浴、枕冰袋等方法物理降温。

2、食物最好为流食或半流食,不宜过热,清淡并富有营养,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,如酸、甜、辣、咸、硬等,这会引发口腔破溃部位的疼痛。

 

上呼吸道感染

夏季气温高,湿度大,很容易促使细菌生长、繁殖迅速。另外,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喜欢使用空调,使房间长期处在一个密闭的环境内,由于空气不流通,就容易使各种呼吸道病毒留置屋内。儿童抵抗力较差,给病毒、细菌的入侵造成了有利条件,易患上呼吸道感染。

 

预防要点:

1、少带儿童去人多、空气不好的公共场所。

2、如果家里已经有感冒的大人,尽量避免与宝宝接触,以免将感冒病毒传染给小孩。

3、在使用空调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调得过低。一天内最好保证小孩有一到两个小时的室外运动时间。

 

乙型脑炎

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子传播,90%的病人发生在789三个月,特别是2-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。孩子患病时,往往起病较急,体温在1-2天内高达39-40,伴头痛、恶心和喷射性呕吐,同时多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,继而出现意识混乱、抽搐,甚至呼吸衰竭。

 

治疗方法:

接受了乙脑病毒疫苗的预防接种,但预防接种后的保护率只有76%-90%,所以仍不能掉以轻心。因此,在流行季节,仍要提高防病意识,防止蚊子叮咬。

 

丘疹性荨麻疹

丘疹性荨麻疹,又称虫咬性皮炎。通常是夏天昆虫活跃时,宝宝不小心被蚊虫、昆虫、节肢动物叮咬,以及因接触昆虫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肤炎性反应。一旦发病,小孩就会巨痒,身体起12厘米大的淡红色风团样的红疹,这时候家长就千万要小心护理了!

 

预防方法:

1、首先要搞好环境、居室和个人卫生,以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。

2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有充分的通风和采光,因为螨虫怕光,太阳暴晒能杀死螨虫。

3、可在床铺、墙角等处喷洒杀虫药,以及给小孩多吃新鲜食物,不含防腐、色素之类的哦!

 

 

湿疹

婴儿湿疹(俗称奶癣),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。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、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。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、出现皮疹、继之皮肤发糙、脱屑,抚摩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。

 

预防护理:

1、衣服应选用纯棉的。

2、保持皮肤清洁,用温清水给婴儿洗脸、洗澡,选用较温和及碱性小的洗涤用品。

3、饮食上少吃海产品,对鸡蛋过敏可以只吃蛋黄,喂养奶粉不要吃鲜奶,对某一品牌奶粉不适应可尝试其他品牌。

 

汗疱疹

汗疱疹是夏天经常见到的一种皮肤病,尤其小孩得的比较多,起初是手心或脚底张亮晶晶的小水泡,然后会开始脱皮,小孩会剧痒难耐而不停地摩擦双手。

 

治疗方法:

1、避免搔抓,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

2、手脚保养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,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,并且多擦乳霜。

3、局部类固醇药膏:在剧痒的状况下,外用类固醇药膏减少痒感并且控制病情。

 

脓疱疮

脓疱疮俗称"黄水疮",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,主要由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,如果病情严重,还会出现高热、伴有淋巴管炎、淋巴结炎,甚至引起败血症,少数可继发急性肾炎等。

 

治疗方法:

1、平时注意清洁卫生,经常修剪指甲、勤洗手、勤洗澡、勤换衣,及时处理小伤口。

2、采取抗生素外用制剂或具有消炎抗菌作用的中药,如麝香、牛黄、冰片、珍珠、马齿苋、野菊花等外用治疗。

 

幼儿急疹

幼儿急疹,中医称为奶疹、假疹。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,也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。由于外感风热湿邪,郁于肌肤,与气血搏结所致。典型表现为:突起高热3~4天,可达3940,热退疹出,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。

 

出疹期间的护理:

1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每日通风2~3次,但避免宝宝直接吹风。

2、不建议洗澡,在保温的情况下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。

3、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,防止脱水,同时提高维生素的摄入,有利于出汗和排尿,促进毒物排出,帮助降低体温。

 

毛毛虫皮肤炎

毛毛虫皮肤炎并不是毛毛虫叮咬引起的,而是毛毛虫身上的刺毛接触到皮肤而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。夏天妈妈带着宝宝在树下乘凉时,毛毛虫的细刺很容易吹到身上,穿过薄衣服,接触到宝宝皮肤,起初茫然不知,但经过12~24小时后,便开始长许多小红疱疱,奇痒无比。

 

治疗方法:

1、远离毛虫:小儿夏天经过树下时,要格外小心。

2、及时行医:如有不对劲,应该及早看皮肤科医师,进行适当治疗。

 

白癜风类皮肤病

白癜风是皮肤病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,全世界都有不同程度的白癜风患者,而夏天多汗时,这类疾病就更嚣张!当你发现孩子身上有白斑或小白点出现时,一定要特别的注意,避免因为白点是白癜风的症状而影响到孩子的生长,

 

治疗方法:

1、一定要坚持每天检查、搽药,并帮助患儿掌握用药方法。

2、患得白癜风,白斑给患儿的容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,自卑感会油然而生,所以需要家长融入儿童心理治疗,给予患儿安慰和关怀。